
查了下水煎包、生煎包的英文,挖咧琳瑯滿目...
Fried Buns
Fried dumpling
Chinese pork bun
Steamed dumplings
The fried pack of the water
Lightly fried Chinese bread
Fried dumplings on the iron plate
好像餃類、包類小吃英文名都離不開dumpling,
不過做煎包不可能在水裡dumpling來dumpling去?
說它fried也不太合理,fried有點炸又煎的感覺,
煎包頂多底層fried一下,大部份都靠Steamed來完成吧?
算了!
# 這間吃了二十年,每次經過看它就是一車攤子,一鍋爐,一罐醬油,三個人。
前面老闆娘收錢打包,後面兩個人拚命動手包,我付錢,他找錢,
老闆客人都戶不講話,無聲的交易,一切好像都是制式習慣動作。
價錢上,從一個賣6元吃到現在一個10元,
它的物價波動似乎是漸進式調高,
我也只是每次看口袋裡有多少零錢可以減輕負擔來決定要買幾個。
# 唯一的不習慣是周日想要吃就沒有,且平常日下午4:00才吃的到。
有人說他們賣的態度一直很屌,隱約中是有感覺到,
但老闆娘都會主動幫我加醬油,我發現,這好像是我才享有的特權。科~
# 這煎包再簡單不過,全是菜,沒有肉,好險沒有香菇(有香菇的包子真難下嚥@@),
以前吃那裡面的菜很青蔥,現在感覺沒那麼青了,
但我想這應該是我味覺隨年紀增長日漸食不知味有關?
抑或是"小時候吃時比現在好吃、比現在大顆"的普遍殘存印象所致?
菜不是重點,那個皮,上層的麵粉剛熟,滑順入口,帶點黏T,正合我胃。
小時後看卡通天方夜譚,主角小胖有一次被人騙去買了一坨生的麵團,
老闆騙他說把這坨麵團配水吞下肚裡去,
然後再去火堆旁烤烤肚子,
use you imagination,你就是吃到一份香噴噴的烤餅了...
我發覺每次我吃這家水煎包時,就開始想像這卡通內容。囧
這間包可惜最下層"煎"的那一塊底,如果可以再"硬"一點就好了,
配上1~2匙辣醬油,厚厚,輕辣口味將將好,
吃完不會流眼淚,但絕對要擤個鼻子,
然後上嘴唇有點麻麻的感覺殘留著,嗯~~~
# 不知是否這社會又開始重新推行排隊運動,
還是美食節目報過,這景象吾二十年來未曾見矣,
當不成尾注,只好抓頭香,我買完回首在驚訝之餘拍了這張。
# 原來這邊叫華榮市場,但大家幾乎還是稱他光華戲院對面,
光華戲院早就倒了,公車站牌也以改成士林國中,
這攤水煎包,和旁邊的摩天輪大香腸,和再旁邊蔥油餅,
每回經過,我仍習慣性地看它還有沒有再賣。